•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文学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7/7/22 11:31:10  作者:  来源:  查看:3006  评论:0
内容摘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新的历史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核心和焦点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现代化的关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具体来说,需要着力处理以下...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新的历史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核心和焦点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现代化的关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具体来说,需要着力处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今天我们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并不意味着贬低或摒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当我们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时,也不意味着放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二者之间并不是水火不容和非此即彼的关系。相反,它们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冲突和对立。“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中国实践、中国文化的具体结合。毫无疑问,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已不再只是西方内容、西方话语和西方风格,而是融入了中华文化基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所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必然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实现。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必然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它们二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不是概念、范畴、话语等外在表现形式的一致与结合。从本质上看,它们之间是一种文化内容、文化精神的契合与融通。


  传承民族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之血脉,传承中华文化,就是传承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因,凝聚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传承了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彰显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中华人文精神。


  过去人们有一种固有的观念,认为民族精神古已有之,并世代相传,误以为民族精神是一个静态的存在,不需要能动地提炼和概括。事实上,这是一种简单化的想法。民族精神虽然存在于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中,但并不是不需提升发展的现实存在,相反,它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进行具体甄别,提炼出积极的、进步的精神元素,并在历史和现实实践中不断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民族基因得以留存,民族生命得以延续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民族精神是一尊不动的石像和一种僵死的存在。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熠熠生辉,充满生机活力,重要的原因是,它广泛渗透于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不断自我扬弃、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因此,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如果缺乏这种历史的辩证态度,势必会滑到复古主义或历史虚无主义错误道路上去。


  弘扬时代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历久弥新,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永不褪色,其根本原因是,把握了时代精神,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时代精神,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文化共识和价值追求,代表时代发展的潮流,反映时代进步的程度,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推陈出新。黑格尔曾说:“每一个阶段都和任何其他阶段不同,所以都有它的一定的特殊的原则。在历史当中,这种原则便是‘精神’的特性——一种特别的‘民族精神’。”这即是说,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总体上是相辅相成和交融一体的,它们相互塑造,汇成洪流。在实践中,当我们提倡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时,绝不是简单复古,摒弃时代内涵;同样,当我们提出要弘扬时代精神时,绝不意味着丢弃文化传统,舍弃民族精神。


  弘扬时代精神,最为重要的是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客观外在实践所反映的精神实质进行总结和反思,自觉地和有目的地内化为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模式和价值认同,并逐渐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和习惯。在当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凝心聚力的不竭源泉。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铸就中华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时代智慧。


  注重话语转化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历经沧桑、厚重精深。在21世纪的今天,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不断相遇交锋、冲突碰撞,人们不得不反思,中华传统文化究竟何去:式微,西化,或者实现现代转化与复兴?答案不言而喻。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基因和血脉,早已融入中华儿女的血管里,不能式微,不允许西化,必须不断进行话语转化,从而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传统文化的话语转化,简单地说,就是传统文化与现实相结合的内省和外化,是对传统文化的观点、内核、精神、理念、价值等进行甄别、清理、重释和践行。它要求找准传统文化的精神根脉,发掘其当代价值,凝聚文化共识,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华文化的话语转化,不仅是形式问题,而且是内容问题。在实践上,它不仅是“之乎者也”的话语转变与更新,而且是传统理念和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现代化绝不等于西方化,相反,现代化是中华文化话语转化和变革的催化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积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主动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将不断提升。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7日 11版)


相关评论

西班牙新华报|关于我们|免责条款|版权申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


京ICP备11013517号-1